原标题:瓠瓜白粉病如何防治? |瓠瓜病虫害防治
瓠瓜白粉病症状是怎么样?瓠瓜白粉病发生条件是什么?瓠瓜白粉病用什么农药防治好?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瓠瓜白粉病症状及危害 白粉病是瓠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瓠瓜生长的中、后期发病重,主要危害瓠瓜叶片,茎蔓、叶柄、卷须也可被侵染。 1、叶片受害症状:先出现近圆形白色小粉斑,病斑不断扩大,数量增多,病斑相互融合,**形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全叶布满白粉,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重病叶**呈灰黄褐色,并从叶缘干枯死亡,叶片卷曲。有病初可见叶面无明显的白色粉状物,而呈现边缘不明显的黄色圆斑,其叶背则生白色粉状斑。在老病斑霉层中间可呈现浅灰褐色。因病原仅吸器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吸取营养,造成了白粉病一般在病叶上不出现坏死斑。 2、茎蔓、叶柄及卷须受害症状:病斑与叶上相似。在植株生长晚期有时病斑上可出现黑褐色小粒点。病害严重时,植株仅有梢部及长出不久的侧藤嫩叶保持绿色。 二、瓠瓜白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在低温干燥地区,瓠瓜白粉病的病原以子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终年都有瓠瓜或其他寄主植物种植的温暖地区或温室,病原能辗转为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越冬的闭囊壳在气温达到20~25℃时散发出子囊孢子,或由菌丝形成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发病后,发病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雨水也能传病。至晚秋,在一些地方的病株中下部老熟叶片上可形成有性世代闭囊壳。 2、瓠瓜白粉病的发病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在气温16~24℃,空气相对湿度45%~75%时,病势发展快,超过95%会抑制病害蔓延。尤以高温时晴雨交替,天气闷热,或连阴雨天易于流行。温室及大棚容易造成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的小气候,故常较露地发病早而重。 3、但凡枝叶荫蔽,通风不好,光照不足,排水不良,株间湿度大,植株长势弱,氮肥施用过多及邻近温室、大棚的田块易于发病。 三、瓠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瓠瓜种子品种(如:超级早生1号,超级早生2号,超级早生3号,圆满1号等)。 2、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瓠瓜。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培育无病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打掉老叶,清洁田园,清除病叶、病秧、残枝等,携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保护地瓠瓜加强通风降湿。 3、科学浇水,降低植株间空气湿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生长中后期及时追肥,促使植株稳健生长,增强抗病力。 4、在瓠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药剂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20天),施药间隔10~15天;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 2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25%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间隔7~10天。 在产生抗药性而不易防治的地区,可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间隔20天。视病情决定施药次数。白粉病原对一些药剂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药剂的选择和轮换使用。有些瓜类或不同品种对硫制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气温过高或植株生长幼嫩时易产生药害。为避免产生药害,在气温超过32℃时不宜喷药;若遇闷热天气,喷药时药液浓度亦应适当降低。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