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科学施肥 减少肥料用量助力云南水稻亩产**1.2吨

日期:2018-09-15 09:52     来源:江苏先锋网    

近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超高产现场观摩与交流会”在云南个旧市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和作物学会作物栽培委员会水稻学组的专家,考察了云南个旧市大屯镇、蒙自市草坝镇的超高产百亩方。其中,个旧市大屯镇的百亩方,**田块达到1209.5公斤/亩,再创百亩方高产纪录。这一套“藏”于水稻栽培全过程,连续4年创下高产纪录的新技术,到底是怎样的呢?

“以往的水稻栽培往往靠实践经验,缺乏精确定量的原理和方法,高产纪录的出现,往往带有偶然性,重演率低,难以兼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效应。”中国着名水稻栽培专家、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始人凌启鸿教授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根据水稻高产生育的基本规律,做到“生育有模式、诊断有指标、调控有规范、措施可定量”,将栽培从凭经验到能够定量,用工程技术的方法,设计栽培方案“按图施工”,使得措施应用时期**合适、数量**精确,也使得基层农技员和农户易学、易懂、易掌握。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技术体系是由凌启鸿教授带领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农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水稻栽培团队历时30多年协同创立的,是我国首创的先进栽培理论技术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介绍说,这套技术理论体系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摸索出了水稻施肥的关键参数,过去施肥就是“一炮轰”,前期的秧苗分叉多、看起来长势很旺,但到了结实期,成穗率却很低,前期“虚胖”,**农户们常常是“笑苗哭稻”。“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早餐、中餐、晚餐要定量,吃多了会虚胖,吃少了又会营养不足。”丁艳锋说,这套理论体系探索出的就是一套科学实用的水稻“营养餐”,即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土壤肥力,以及当季的需求量等指标,精确测定水、肥的供给量。播种、插秧、灌溉、施肥,将这些看似传统的农耕技术,都做到了精确定量,从而发挥了水稻的高产潜力。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早在2005年就在云南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着力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由于该原理符合水稻高产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定量原理,因而在全国各稻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适用性。该技术在全国17个水稻主产省5年累计应用1.4亿亩,累计增粮72.4亿公斤,增效278.4亿元。”扬州大学戴其根教授说,这说明了这是一套适用于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品种、不同生态条件的普遍适用的栽培技术。

不仅仅连续多年带来“高产”,这套栽培技术的关键优势还在于“绿色”“生态”。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刚华说,根据田间实践,新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减少肥料用量15%左右。“别小看了这15%的‘减肥’,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容小觑,水稻极易染上被称作‘稻癌’的稻瘟病和纹枯病,那样的话,就会大面积倒伏、减产,甚至绝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讲究通风性、透光性,有效降低了水稻病的发病概率,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