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种植大豆如何防治大豆羞萎病? |大豆病虫害防治
大豆羞萎病有什么症状?大豆羞萎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大豆羞萎病 ?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大豆羞萎病症状及危害 大豆羞萎病引起嫩梢死亡和豆荚大量枯死。严重时发病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病可减产70%以上,在吉林、黑龙江和湖北等地。 1、幼苗受害症状:幼苗受害后,植株矮小,幼叶凋萎下垂早期枯死。 2、叶片受害症状:叶片发病沿脉产生褐色细条斑,后变为黑褐色。 3、叶柄受害症状:叶柄发病,从上向下变为黑褐色,有时一侧纵裂或凹陷或纵裂,致叶柄扭曲或叶片反转下垂,基部细缢变黑,造成叶片凋萎。 4、茎杆受害症状:茎上的病斑主要发生于新梢上,病斑褐色,长条形。湿度大时,病斑上能看到白色至红色霉层。 5、豆荚受害症状:豆荚发病,多从边缘或荚梗处褐变,扭曲畸形,不结实,或虽能结粒,豆粒也不饱满,病粒轻者脐部变褐,重者全粒变褐而皱缩。 二、大豆羞萎病传播途径 大豆羞萎病的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在种子和病株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菌源。条件适宜时开始侵染大豆。 三、大豆羞萎病发病原因 1、大豆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6、大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四、大豆羞萎病预防措施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 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9、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1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达到“冬壮、早发、早熟”,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12、目前此病在我国仅局部发生,因此对种子要严格检疫,防止随种子传播蔓延。 五、大豆羞萎病防治农药 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0.4%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浸种: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 3、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豆荚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 4、在大豆结荚期喷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中国三农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