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种植小麦如何防治麦长管蚜? |小麦病虫害防治
麦长管蚜对小麦有哪些危害?麦长管蚜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种植小麦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麦长管蚜?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麦长管蚜对小麦的危害 麦长管蚜前期集中在叶正面或背面,后期集中在穗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千粒重下降,是麦类作物重要害虫。也是麦蚜中的优势种。 二、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1、麦长管蚜在长江以南以无翅胎生成蚜和若蚜于麦株心叶或叶鞘内侧及早熟禾、看麦娘、狗尾草等杂草上越冬。 2、麦长管蚜的成虫无明显休眠现象,气温高时,仍见蚜虫在叶面上取食。 3、麦长管蚜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属不全周期型,即全年进行孤雌生殖不产生性蚜世代,夏季高温季节在山区或高海拔的阴凉地区麦类自生苗或禾本科杂草上生活。在麦田春、秋两季出现两个高峰,夏天和冬季蚜量少。秋季冬麦出苗后从夏寄主上迁入麦田进行短暂的繁殖,出现小高峰,为害不重。11月中下旬后,随气温下降开始越冬。春季返青后,气温高于6℃开始繁殖,低于15℃繁殖率不高,气温高于16℃,麦苗抽穗时转移至穗部,虫田数量迅速上升,直到灌浆和乳熟期蚜量达高峰,气温高于22℃,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到冷凉地带越夏。该蚜在北方春麦区或早播冬麦区常产生孤雌胎生世代和两性卵生世代,世代交替。在这个地区多于9月迁入冬麦田,10月上旬均温14—16℃进入发生盛期,9月底出现性蚜,10月中旬开始产卵,11月中旬旬均温4℃进入产卵盛期并以此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进入越冬卵孵化盛期,历时1个月,春季先在冬小麦上为害,4月中旬开始迁移到春麦上,无论春麦还是冬麦,到了穗期即进入为害高峰期。6月中旬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冷凉地区越夏。麦长管蚜适宜温度10~30℃,其中18—23℃**适,气温12—23℃产仔量48—50头,24℃则下降。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峰、蚜霉菌等。 三、小麦防治麦长管蚜方法 1、当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平均蚜量200~250头或滔浆初期有蚜株率70%,百株平均蚜量500头时即应进行防治。 2、选用抗虫品种。如:“鲁麦23”。 3、冬春麦混种区,尽量减少冬小麦面积或冬麦与春麦分别集中种植,这样可减少受害。 4、冬麦适当晚播,春麦适时早播。合理施肥浇水。 5、可选用0.2%苦参碱(克蚜素)水剂400倍液或杀蚜霉素(孢子含量200万个/ml)250倍液、50%辟蚜雾或40%氧乐果2000倍液,杀蚜效果90%左右,且能保护天敌。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中国三农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