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助企业。该行积极围绕莆田市委、市政府“通江达海战略港城”战略部署下,积极支持石门澳产业园滞洪区清淤及配套工程,该项目是秀屿区政府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计划完成东沁、西园两个滞洪区2858亩的清淤工作。全面建成后,既可提升当地的滞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还可陆续向园区提供187.95万平方米,约合2819亩的工业用地。作为典型的生态治理项目,该行靠前提供“四融一体”工作,投放5亿元支持项目开工建设。当下,驱车沿着石门澳路、港前路一路前行,沿途华峰水性油墨项目、CPL一期、CPL二期、三棵树一期、6#9#11#泊位项目,或塔吊林立、或机声隆隆,热火朝天的场景随处可见。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承载着人们“港兴业旺”美好愿景,正全力打造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
“文旅+”惠民生。泗华郊野公园是木兰溪流域治理的重点项目,位于莆田市延寿溪源头的城厢区泗华村,为木兰溪五大支流之一。在项目融资过程中,该行与项目业主共同探索生态治理市场化交易手段,优化市场购买生态服务机制,挖掘生态服务购买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推动治理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换。运用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外部经济性,将公园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注重肥瘦搭配,以公园内的市民休闲娱乐项目运营收入支撑生态环境优化投入,引领公园由给养向盈收转变。缓解生态工程投资周期长、回报低、风险高的问题,实现项目自身平衡。截止10月末,该项目已投放2.5亿元,形成以滨水景观为轴,打造集水上运动、验血体验和湿地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滨水休闲景观带。借“绿”造景,让6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成为“天然氧吧”,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生态红利”真正转化为“宜居指数”。
“园区+”强产业。近年来,莆田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促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形成鲍鱼、花蛤、牡蛎、海参、海带、龙须菜、对虾等优势水产品产业带,是全国鲍鱼养殖、花蛤育苗、鳗鱼生产、龙须菜养殖的重要基地,水产品年总产量超过100 万吨。南日岛,是莆田第一大岛,当地出产的“南日鲍”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行与秀屿区某国企负责人营销支农信贷政策时,得知秀屿区为促进鲍鱼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计划建设鲍鱼科技产业园,打造全省首个以鲍鱼加工为主的产业园。该行积支持项目建设,已实现投放1.5亿元。据悉,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年产量可达3.1万吨,年产值约为10亿元。(文/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