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莴苣种植面积的扩大,褐腐病的染病范围也越来越大,造成了种植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高度重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莴苣褐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褐腐病发生的因素
1、病原菌是一种土壤栖息的真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寄主植物适宜条件下,病原菌繁殖速度快,导致植物发病率高。
2、含水量大的土壤,特别是低洼湿润的土壤,幼苗较弱,抗病能力差,易受病原体感染,长时间干旱后突然持续降雨,使幼苗生长迅速,根表皮易分裂,造成伤口,也有利于病原体感染,且发病率较高。
3、温度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莴苣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C,这个温度范围也**有利于病原体的侵袭。
4、生产中的许多苗棚都用塑料薄膜密封,导致棚屋缺乏照明,通风不良,频繁浇水,人为造成高温高湿条件,同时,由于播种量大,幼苗拥挤和封闭,棚屋湿度几乎饱和,在这种适宜的条件下,疾病很容易蔓延成灾。
二、防治莴苣褐腐病的方法
种植措施
1、选择砂质壤土,避免在粘壤土上种植,及时耕翻,平整细耙,使土壤质地疏松,通风良好。
2、以起垄覆膜栽培为主,避免平作。
3、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并添加一定量农作物秸秆的堆肥。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促进植物健壮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
5、发现患病的植物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
6、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药剂措施
播种、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和发病初期的药液灌根、喷淋。拱棚育苗移栽前一周用药液浇灌,对重病地或苗床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移栽前或发病时可选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乳油1500倍液、12.5%瑞毒脱(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600倍液灌根或喷淋,每株用药液200~300 mL,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莴苣褐腐病的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莴苣信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