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积累的古籍文献如汗牛充栋。在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到“数字化”共有十次。
因此,在全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落实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行动要求的过程中,针对当前浙江各地市馆不少珍贵古籍已做数字化处理但未能发布的情况,浙江图书馆举办“诗画江南 行阅典籍”2022年浙江省“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发布活动,希望借此花好月圆之际,与观众一起翻开典籍,引领观众追忆古人的晒书传统,了解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推进全民阅读。
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
浙江图书馆古籍及特藏文献数字化自2010年始,并按特色开发、注重版本、满足读者需求等原则,陆续对馆藏珍贵古籍、家谱、拓片、舆图、雕版等进行数字化。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完成雕版数字化、古籍数字化2577种2572103拍(国家珍贵古籍数字化338种),拓片142362(幅)页,舆图27296幅。数字化古籍涵盖国家珍贵古籍、印谱、两浙学者稿抄本等特色馆藏,包含宋元刻本、写本、活字本、套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唐写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随园诗稿》不分卷(袁枚著,稿本)
浙江省各地市珍贵古籍馆藏丰富,如杭州图书馆有42部古籍入选“全国珍贵古籍名录”,另有38部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宁波图书馆有11部古籍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这些浙江省珍贵古籍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是集资源、平台、门户为一体,设计思路秉承以简单易用为原则,重点在于对古籍数据进行重点收集与重点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该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结合浙江风景元素,设计界面简洁大方。该库整体色调风格典雅大气,采用原浙江图书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先生的题字,作为“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库”平台主体名称;结合浙江风景元素,辅以浙江图书馆特藏文献经典文物形象,展示资源库的多种文献类型的数字资源导航入口,充分彰显浙江省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二是检索功能丰富多样,操作使用简便易学。该库支持字段检索、高级检索、精确匹配、模糊匹配等聚类丰富,包括自定义分类,作者、作者单位、出版社等聚类。在功能配置上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三是收录内容类型多样,实现资源开发利用。该库是以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等相关资料为基础,收录古籍、民国文献、金石拓片、经、史、子、集、类丛等文献。提供文献学基础分类:经、史、子、集、类丛导航,另增加“民国文献”与“其他”大类资源模块展示,充分体现浙江图书馆乃至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的收录典藏,是全省性的古籍文献集成平台。目前已发布数字化古籍2283种左右,约5.5万余卷,其中浙江图书馆2070种,市县馆213种。
浙江省“中华传统晒书活动”
曝书(又称暴书),系指古代的藏书者或政府管理图书的部门,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将所藏图书拿出书库晾晒,藉此使图书免除因潮湿而生蠹虫等受损状况,从而延长书籍寿命,并保护书籍的完整性。从西晋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中有如下文字:“天子东游,次于崔梁,曝蠹书于羽林”,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曝晒书籍,可以去蠹、防虫蛀霉变,保护图书。
忌“暴晒”,而重“晾晒”。古籍保护中的“曝书”的概念,乃是指在晴天将书籍于不见太阳的风凉处“晾晒”。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一书中,贾思勰就明确指出,曝书“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它点明了曝书的几个设定的环境要素——晴时、风凉处和不见日处。
中国古代民间有七月七日曝衣的习俗。《世说新语》里一段著名的掌故:晋人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他的意思是:是日人皆争晒衣服,我腹中皆书,那就坦腹晒书吧。
其实,曝书时间不一,七月七日绝非是唯一的选择。翻捡典籍,各代、各地、各家规约的曝书的具体时间,差异颇大。《四民月令》说七月七日。根据唐杜牧《西山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则说明曝书是在入秋。宋梅尧臣诗《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起句云“五月秘府始曝书”。何以各代各地曝书的时间有如此之差异?考其原委,盖因中国地域宽广,地理环境复杂,比如,南方一般比北方湿热,所以曝书的时间可能比北方稍晚。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正好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在长期古籍保护的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注重科学地考虑古籍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不同的、最佳的曝书时间。今时今刻,通过线下参与体验“碑刻传拓”“雕版印刷”“书籍装帧”“书画雅韵”“宋氏点茶”等活动,线上发布“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在传承国宝古籍脉络,梳理历史文献资源的同时,也让流传千年的古籍与传统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由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之孙刘承幹创办。刘承幹(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又号求恕居士,他曾自我评价“生平嗜书,与世俗之珠玉货财同”。刘承幹深知藏书之不易,鉴于前人“聚而旋散”,决定在小莲庄刘氏家庙边建造一座藏书楼。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岁尾竣工,“康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刘承幹以清逊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匾上的“嘉业”二字冠名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是私人藏书楼到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一个缩影。藏书楼的景观设计、建筑布局、防火防潮、藏书陈列,乃至书柜门窗的装饰装帧,无一不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能工巧匠的智慧与才情。从嘉惠士林转向嘉惠世人,嘉业堂适应了时代潮流,实现了功能转型。嘉业堂藏书楼自建成以来,不仅以插架丰富梓行名世,而且藏以致用,对外开放,即使是珍本秘籍也乐于提供他人传抄,因此流誉学林。
嘉业堂的藏书,合流众长,兼收并蓄。宋椠元刻、明清刊本、稿抄本及地方志书是嘉业堂藏书楼的四大特色,尤其是明刊本与稿抄本,是嘉业堂的精华所在。全盛时期,书楼精心保存在882个精致书橱和书箱中的古籍达20万册,60万卷,被誉为全国私人藏书楼中规模最大、藏书最多。至1930年代,嘉业堂藏书达到顶峰,之后,由盛而衰,藏书精品相继流失。
经过了历年多次整修与改造后,书楼于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1981年,嘉业堂藏书楼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江南著名的文物古迹。如今,修缮一新的嘉业堂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向公众开放,且以其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藏书与传奇的历史,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古时晒古书,现时晒电子书,如今两者交相辉映。从手抄到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到缩微拍摄,再到数字化加工。古籍保护技术不断演变的进程显示了“数字化”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上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古籍数字化,并与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希望浙江的历史文献资料将被更多的读者看到、用到,实现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