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全世界已有八十多个国家报道稻瘟病病害发生,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千万吨,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稻瘟病发生,病害流行地区少则减产10%~20%,严重的田块减产达40~50%,特别严重的田块可造成绝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2014年,我国稻瘟病发病较为严重,危害面积为513.6万公顷,造成实际损失55.8万吨,其中长江中下游稻区的 安徽、湖北、和江苏三省的稻瘟病发病面积合计为220.9万公顷,占全国发病面积的43%,造成实际损失达24万吨,占全国实际损失的43%。农民大面积种植抗病性较差的水稻品种或主栽品种抗性下降是稻瘟病重发的内在因素。稻瘟病发病后及时防治可减轻影响,因而,准确识别稻瘟病具有重要作用。
稻瘟病发病时期及类型
稻瘟病危害在水稻的各个时期及各个部位均有发病可能(特别是苗期、分蘖盛期、抽穗初期易感病),但籼稻品种较粳稻品种抗病,特别是高感品种,适宜温度(20-30°)和湿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为稻瘟病发生创造良好条件。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及谷粒瘟。
1、苗瘟
水稻苗瘟发生于水稻苗期(三叶期以前),发生危害时稻芽及芽鞘呈水渍状斑,继而变褐枯死.
2、叶瘟
发生于三叶期至抽穗期,且在分蘖期到拔节期发病较为严重,根据叶片病斑不同可分为四类: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和白点型。
(1)慢性型叶瘟
典型症状表现为梭形病斑,由内至外分别为灰白色、褐色、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所夹叶脉通常呈现褐色长条。
(2)急性型叶瘟
大量出现 急性型病斑常常是稻瘟病大规模发生的先兆,典型症状表现为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斑形状多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发病叶片正反面均有灰色霉层。
(3)褐点型叶瘟
典型症状为褐色小斑点(病斑),此病斑多发生于稻株下部老叶或抗病品种,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4)白点型叶瘟
典型症状为白色近圆形小白点(病斑),此病也转换为慢性型或急性型叶瘟。
3、节瘟
常常发生于穗部以下**或第二节位,典型症状为穗节部位呈现褐点,然后环节扩展,**导致穗杆失水干缩,此时穗节易折断,后抽穗为白穗。
4、穗颈瘟
往往发生于主穗梗至**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典型症状为水渍状斑点(褐色或墨绿色),然后环节扩展,**导致穗杆失水干缩,此时穗节易折断,后抽穗为白穗。
5、谷粒瘟
发生部位为谷壳,灰白色,常常伴有灰色霉层,病斑呈椭圆形,谷粒瘟发病后可使得种子带菌,若次年种子不进行灭菌处理,易造成次年苗瘟。
6、稻瘟病的防治
(1) 栽培上过量或偏施氮肥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应合理施用氮、磷、钾,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2)田间深灌时间过长,田间缺氧情况下,水稻根系生长受阻,容易加重发病。应合理排灌。
(3)晒田不够导致田间湿度较高,有利于病害发生。应够苗晒田、合理晒田。
(4)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及田间药剂防治工作。
水稻稻瘟病种类非常的多,且每一种出现的病因不一样,要是想有效的防治各种水稻稻瘟病,那就要对水稻稻瘟病首先做个了解,然后再做具体的防治。稻瘟病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希望以上介绍得内容能帮助到广大水稻种植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