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气候、地域、土壤、水利、社会条件、文化科技水平等。从低产地区来看,又有哪些原因?该怎么应对呢?
一、低产地区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气候制约型
1.山区气候,低温寡照,如在湖南省山区.一般海拔每提高一百米.平均气温下降0.6度.山愈高气温愈低。海拔1000米以内.每提高100米.水稻生育期延长3.5至5.8天.加上雾多雨频.空气湿度.光照少.这些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2.地域性不良气候区域性气温不平衡。如湖南的安化、新化、娄底接壤地区就是全年气温偏低的地区之一。
3.季节性灾害地区如山区的春季烂秧.湖区的低温僵苗.湘西秋季的”倒秋雨”天气。
4.干旱缺水地区部分地区有常年性或季节性的干旱。
(二)土壤制约型
1.土壤质地不良 如石灰岩母质风化成的灰泥、灰黄泥地区.土壤质地差.形成的青夹泥田、鸭屎泥田通透性差.养分含量低.不仅氮素含量低.而且严重缺磷.有的缺锌缺钾。河沙泥田则易发生漏水漏肥。
2.土壤水分状况不良 如山荫冷浸田长期冷水套灌.泥温低.肥力差;地下水漂洗造成白胶泥层厚.土壤粘重缺肥.作物无法扎根:地下水位高.使土壤潜育化.粘重板结.通透渗漏性小.嫌气性强.有毒物质多。
3.土壤缺素.营养不调 如洞庭湖区碱性土地区、湖南衡阳等地区土壤缺锌.这是造成水稻僵苗的原因之一:洞庭湖区、娄底等部分地区缺锰:湖南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含硼不足:部分山荫冷浸田表现缺硫:大部分地区含磷量不足.尤以石灰岩地区有效磷更缺;一般地区都表现可给态钾素不足。
(三)严重病虫疫区
山区及部分丘平地区的稻瘟病灾害.如1994年湖南省部分丘陵区早稻暴发稻瘟病.损失惨重。
二、提高稻田生产能力
江南生态条件适宜种稻.低产地区都有特定的制约因素.改造的途径应实事求是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应该进行“四改”.即改土、改制、改种、改革栽培措施.增加投入。
(一)改良土壤
冷浸水及山荫地表冷水长期套灌.往往是山区及丘陵区产量低的原因。长期冷水套灌造成泥温偏低.肥分流失.禾苗不发。必须重新规划建设灌溉毛渠.做到每丘田单排单灌.防止串灌。为了积蓄水分.应在源头开劈明塘明幽.蓄积流水.经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提高水温。
对地下水位高和有漂洗层的稻田.应降低地下水位.堵塞地下漂洗。这两种田只能进行工程改造.其中**重要的是截断地下水源.开设专用排水沟.排灌渠道彻底分家。对谤田可找出源头.用石料及水泥堵塞傍眼。
对土壤质地差的田.如沙性过重的田.应增施有机肥料.或掺进泥性土壤;质地粘重的田进行客土掺沙:对鸭屎泥田主要是增施磷肥.种植绿肥.或施用有机肥料。
针对不同土壤缺少不同营养元素的情况.进行补充施肥。对缺锌的地区.可以施用锌肥(硫酸锌).一般每亩施用1至1.5公斤。缺锰地区.每亩可施用硫酸锰肥250克.喷施或与其他肥料混施。缺硼地区.可用50至100克硼酸或硼砂在作物开花前喷施。缺硫的土壤.可施用硫酸按肥料.如果没有硫酸按时.可以施用石膏粉.每亩7. 5至10公斤。对缺钾严重的土壤.应尽量增加有机厩肥堆肥.或实行秸秆还田.适当增施化学钾肥.每亩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7. 5公斤。对缺磷地区.如灰泥田、鸭屎泥田.除了土壤施用磷肥之外.还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磷肥的办法.肥料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每亩250克)、过磷酸钙(每亩用5公斤)泡水后喷施。
(二)改革耕作制度
针对当地气候及水利进行改革.避开不利的天气及水利条件.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热量资源.应用不同的种植制度。
1.一季中稻加冬季作物可在土质疏松肥沃、脱水爽水的山区稻田中实行.改一熟为两熟。一季稻可根据当地气候及水源条件.选择中熟或迟熟品种。
2.一季中、晚稻迟熟品种可选用。
3.稻一再生稻 可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或水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进行。如果是再生稻收割季节较早的地区.冬季还可种麦或马铃薯。
4.早稻加秋杂 下半年水源不足的半山区和湘南干旱地区可采用此种方式。早稻可用中熟的湘早釉13号一类品种.也可用偏早熟的湘早釉24号一类.下半年种植秋大豆.如秋豆2号、湘春豆11号.或种植玉米掖单13号、掖单4号等(7月下旬播种)。
5.早玉米加晚稻 对早春较冷凉秋季有水源的地区.早春水稻不发.可种植春玉米或马铃薯.再加一季中晚稻。
(三)改良品种
1.根据气候与海拔地势选择品种 各地自然小气候不同,根据海拔高低.选用品种熟期有相似的规律。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种植双季稻.从300米左右开始.只能种植一季中稻或一季晚稻。海拔愈高.应用品种生育期愈短.这样才能安全稳产。根据湖南溆浦县大华山区的试验.一季中、晚稻.极迟熟的汕优63, D优63一类品种只宜在800米左右以下田地种植;威优64、威优77一类中熟品种可种植到1000米左右.千米以上的高山区一般只能种植粳稻或抗寒性极强的地方品种。
另外.低温地区还应选择抗寒的品种。较耐寒品种有湘早籼7号(怀早4号)、18号、19号.湘中籼3号.培两优981.威优77.威优647.汕优4 6等。
2.根据土壤及水利情况选用品种如山稻、汕优46的耐瘠能力及耐旱能力都较强.根系比较强大。
3.根据抗病能力选用品种 如山丘区多属稻瘟病疫区.必须选用抗稻瘟力强的品种根据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当前推广的较抗稻瘟病的品种.中稻有有机山稻。
4.根据市场要求选择品种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值.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当前应着重发展优质稻米。
(四)改革栽培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1.培育壮秧.大苗插植水稻低产地区多为山丘冷浸田.或气温偏低.或僵苗不发.因此.应培育大苗壮秧。
高寒山地往往不适于春季育秧.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采取异地育秧.在低平地区集中培育。育秧方法可用湿播水育.一定要结合塑料薄膜覆盖.施用多效哇(在播种后每亩用多效哇100至133克兑水喷施.或用一公斤谷一公斤水兑I克稀效哇浸种10小时).育成大苗多孽壮秧.实行大苗浅插。或在秧箱上预先垫上一层纺织布(可用饲料袋代替).糊肥泥一厘米再播种。播后管理方法与湿润育秧相同.在插前3~5天落干.然后带布起秧.本田带土移栽。也可用塑料盘育秧抛插。
2.改长期泡灌为起垄栽培 山区缺水田为了蓄水.常常长期泡灌.造成土壤缺氧低温.致使禾苗不发。改用起垄栽培.既可提高厢面泥温.又可同时蓄水.还可利用蓄水沟养鱼。具体方法是在本田平田之后.按一丈宽挖厢沟深16.5厘米宽25厘米.田四周挖围沟.沟深33厘米宽25厘米.大丘应挖腰沟.灌溉时.水储存于沟中.箱面保持浅水。
3.改革施肥方法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保证氮、磷、钾的均衡供应.不偏施氮肥。第二.保证对水稻的中等供肥量.并改集中施肥为多次匀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一般可采用“四肥五次”的接力施肥技术。具体做法是:有机肥作基肥.土壤瘠薄地区也可施用少量氮肥作基肥.同时每亩施用25至4 0公斤磷肥。“起动肥”在插秧后十天施用.用几斤尿素和钾肥促进分孽的发生。二接力肥”施用两次.**次在插后20天左右.每亩施用几斤尿素和钾肥;第二次在插后30至40天.只需施用几斤尿素。“复壮肥”在齐穗期施用.每亩只需2. 5公斤尿素.以提高根系后期的活力.如用硫铵或复合肥代替尿素效果更佳。
4.加强病虫害防治 低产地区往往是病虫疫区或山区病虫混合危害的地区.除了加强对常见的稻瘟、纹枯、螟虫、飞虱、纵卷叶螟的防治外.山区还应注意稻蝗、负泥虫、稻象鼻虫、稻秆潜蝇的防治。充分利用农村的技术力量.组织以乡、村为单位的统防统治。
以上就是水稻低产地区形成原因及改良对策,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到各位水稻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