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五常市鸿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德龙
7月2日,来自五常市鸿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冠洲牌大米”,一举获得了由国际风味品鉴所和布鲁塞尔外国投资与贸易促进局联合颁发的“2019**美味奖章”,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完全能够生产出环保无污染、营养又美味的大米。而这一奖项与来自世界大米生产国同台盲选,通激烈竞争冠洲牌大米荣获极为珍贵的国际**美味奖。拿着手上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五常市鸿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农业研发专家李德龙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因爱得深沉
说起李德龙与农业的缘分,就离不开东北这片黑土地。小时候李德龙总是喜欢到姥姥家去玩。姥姥家当时在五常乡下种水稻,一到姥姥家,李德龙就觉得特别放松,到小池塘里摸鱼,到果园里摘果子,每当看到满眼的绿色就非常高兴。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结出的果子形状都不一样,李德龙对这些都充满了好奇。带着这些疑问,李德龙就学起了农业相关的知识,通过黑龙江省农业大学进修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并创立了五常市鸿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进行土壤改良,经过20多年理论结合实际推陈出新等技术创新终于在2017年通过瑞士SGS检测报告显示对人体致癌致畸的五大重金属未检出,农药残留未检出,黄曲霉毒毒素未检出,实现了中国首创零农残大米。
众所周知,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是相当辛苦的。农业技术传导到了关键节点,需要手把手去教,告诉农民扁茎多宽才是大穗,多宽是大半穗,往往得教上一年两年。为了教会这些农民,李德龙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下田,踏着露水来到**家农民家观测土壤情况、指导农民技术。当农民学完去乘凉休息时,李德龙往往顾不上休息,又匆匆赶往下一户农民家。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李德龙三次紫外线过敏,皮肤受到严重损伤,现在一到夏天,他只能穿长袖衣服。因为经常浑身被汗水湿透,衣服湿透了又风干,然后再湿透,如此反复,风湿病也找上了他,其中酸甜苦辣无以言表。
经常有人问他,你这么做到底图个啥?还有的人要给他钱把他的技术买走。然而李德龙对此无动于衷,他说:“我生在这片土地,我要把我的技术教授给这片土地的人民,让土地得到改良,让人们吃上放心食材,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一切为了土地
1983年李德龙开始深入研究农业。渐渐地他发现,农民种植的各种食材产量并不高,使用了化肥之后产量虽然是上来了,但是吃起来没有了原来的味道。而家禽在吃了含有化肥农药残留的饲料后,体质变得脆弱。在农业研究和交流过程中,李德龙和众多的农业专家就此展开了研究,大家发现化学肥料和各类化学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土壤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土壤使用化肥后开始板结,一旦发展到酸化,就无法再进行改良,对农业的影响不可小觑。于是大家开始研究改良土壤的方法,有的人说土壤改良30年能见效,有的人说得70年,大家众说纷纭。为了探求真正实用的解决方法,从那时起,李德龙每年都能研究出7套改良土壤的配方,20多年下来,研究出了100多个配方。现在,成熟的土壤改良配方已经开始让广大农民和农田受益,“用上我的配方,当年能达到安全生产,两年实现净化,第三年肯定能实现零农残。这项创新技术超过了国际水平。
在研究中李德龙发现,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都是经过农业技能学习培训的,而我国的农民都是家族式的祖辈相传,有的农民知道科学种植的重要性,能主动去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而有的农民根本不懂什么是科学种植,因此要想改良土壤,必须要让土地的生产者——农民们掌握这些技术,于是李德龙开始不厌其烦地给农民传授改良土地的方法,来引导农民科学无污染地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等地区很多村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李德龙不懈的坚持,使众多农民掌握了知识,也使农田得到了改善,对于他的辛苦和努力,不仅在农户中口碑相传,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表彰,2013年国家授予李德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十佳个人”荣誉称号,对他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事物发展需要时间和规律,土壤的改良和农民施肥观念的改变也是如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推广才能逐渐改变,而在未完全转变前中国农民还是大量单一使用化学肥料施肥,更有甚者激素和抗生素农药的滥用使各类食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这种恶劣影响甚至流传到了国外,给中国食品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次,李德龙看到一个外国猫粮狗粮的包装袋上,有一行英文写着:“没有来自中国的食材成分”。这令李德龙十分气愤,为了生产出零污染的农产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也能产出无污染的大米,李德龙开始研发“冠洲牌”五常香米。这种“冠洲牌”五常香米是采用高档性配方、套餐施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相对提高,同时,经过植物保护,没有致癌物稻曲病,没有农药残留,没有重金属残留,经过使用特殊的处理剂,产出的稻子完全可以达到国际高标准的要求。他在公司出产的冠洲牌五常香米的袋子上写着:“尊米原由天公赐,神州落地始根生,五常农人慧匠系,炎黄国米天下荣!”一位美国人吃了李德龙的大米后赞不绝口,想要请李德龙到美国去,把技术也带到美国去,却被李德龙婉言拒绝,他说:“我要把我的技术留在中国!”
为了土地一切
进行土壤改良技术推广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土质改善却已迫在眉睫。研究证明,恶性循环农业,土壤从板结退化、到盐渍化、到酸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目前土壤已经板结退化盐渍化,一旦发展到酸化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现在进行土地改良还来得及。从根源上解决,就是要种地、养地同步进行,要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保护土壤不退化,才能做到化肥零增长,这是我20年前提出来的,从国家战略高度上,实行土壤净化工程,从战术上实行因地制宜改良土壤。”李德龙说道。
土壤改良就离不开化肥的限制使用,以前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们广泛使用化肥,产量上来了,但农产品质量下去了,土壤水源已被严重污染,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土壤治理方法,实现有机食品生产就无从谈起,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有机产品又有几个是真正经得起检测的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才能现实中国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农业的发展目标!同时,我们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化肥不是一无是处,就像盐一样,不吃都成白毛女了,吃多了肯定齁着。李德龙的套餐施肥方法就是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而研发的,这种套餐施肥法,将有机肥料、无机化肥、生物和矿物元素综合搭配施肥,这样才能使种地和养地实现同步。利用相生相克原理实现土壤净化工程。用这一整套系列综合改良配套方案**终创造了农业食材零农残“其实农业是很不简单的,不是简单施点肥、撒点种子就行的。”
然而新事物适应社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改良土壤推广技术的过程中,李德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农民们愿意接受土壤改良的技术,然而进行改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生产出的农作物才能安全无残留,营养丰富,美味,而高标准生产农作物成本随之会提高。然而到了市场,市场讲究的是物美价廉,而不是物有所值,农产品品质虽好却销量不好,农民**只能赔钱卖,久而久之农民对改良土壤的积极性就减退了。
“目前大众的消费观念还处于物美价廉的思维里,导致各种产品质量不高,只有转变消费者的思维,放弃物美价廉思维转为物有所值消费观念,农产品方能提高品质。”李德龙建议,相关部门可以推出农业农作物生产销售标准,按照农产品质量来衡定标准,相对应的规定**销售价格范围,追求物美价廉的可以选择低档产品,追求安全品质的可以选择高档的产品,从而激发农民生产高品质零污染的食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科学发展种地、养地,套餐施肥提高产量,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有益微量元素含量,提升营养价值,良性循环农业,绿色生态无污染,消除农残类物质,保护地球、水源、大气,但留方寸土,留给子孙耕。”这是李德龙写在产品手册上的一段话,时刻提醒着自己牢记初心。
正是有了李德龙这样的一群人,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农业,土地才越来越肥沃,人们的饮食健康才有保障。然而尽管研究了一辈子农业,李德龙却仍未停歇,“万物土中生,土壤没得到净化,健康食品从何谈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筑巢引凤兮,花开蝶自来,经过风雨的洗礼,**终的结果是甜美的。尊天敬地爱自然!农业是功德事业,不光对人类有贡献,对子孙后代有贡献,更是有利生灵万物的事业,我相信曙光终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