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池塘的可持续发展。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生产过程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彻底清塘、晒池,为无公害生产打好基础
每年收获后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过多的淤泥、充分曝晒,并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常规清塘药物消毒,清除过多的杂食性鱼类和有害生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千克/亩,漂白粉用量为20克/米,不用高毒或高残留的药物,确保生产无公害产品。
二、人工移栽种植水草,模拟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种植水草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性措施,在河蟹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已被广大养殖户认同,种植水草应以沉水性水草为主,目前在江浙一带河蟹池塘养殖中种植较多的是伊乐藻。常用分枝扦插的方法进行增殖,一般在放苗前一个月进行清塘消毒,再进行水草移植。水草移栽距池边3~4米,水草间行株距1~2米,刚栽下水草时水位控制在50厘米以下,并及时用复合肥1~2千克/亩,促使伊乐藻快速成活生长,6~7月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60%以上。
三、投放鲜活螺蛳,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质的需要。
每年清明前后在池中投放螺蛳等鲜活淡水贝类,每亩投放量为300~500千克,让其自然繁殖,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饲料。
四、选用良种,抓好放养蟹种质量关。
应选用自育或当地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幼蟹作蟹种,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作蟹种,同时剔除无饲养值的性早熟的“小老蟹”和明显步足残缺、体表附着寄生虫、带病菌、活动能力弱的劣质幼蟹,选优质、体质健康、附肢齐全、规格整齐的幼蟹,这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基本保证。
五、控制放养密度。
要养殖大规格商品蟹,必须打破“高密度、高产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提倡“稀密度、大规格、高效益”的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池塘放养量控制在500~600只/亩以下,提高放规格,要求蟹种规格整齐,个体要大,规格在100~120只/千克,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雄性幼蟹的放养比例,雌雄比为1:3,这样可提高商品蟹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六、合理混养,增加养殖效益。
目前比较成熟的混养模式有:①蟹池混养青虾:混养青虾可在2月份放养3厘米幼虾3~5千克/亩,这样一年可收两次成虾,增加上千元,亦可在7月份放养1~2厘米虾苗3~4万尾/亩,不影响河蟹生长情况下每亩增收青虾虾20~30千克,增加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②蟹池混养少量市场价格高的中高档鱼类:混养殖品种主要有鳜鱼和白鱼等,利用其摄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减少饲料利用率,放养的鱼种不宜过大,一般为5~8厘米,放养密度为15~20尾/亩,这样在不增加加额外饲料等负担的情况下,年终每亩可增加优质高档商品鱼8~10千克,每亩池塘增加经济效益300~500元。
七、科学管理,保证河蟹养殖增产增效。
1.水质管理
河蟹池塘养殖前期要求有一定的肥度,保证人工种植的水草长好,中后期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高,特别是河蟹蜕壳期间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当外河水源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期添水或换水的方法增加池塘水体中溶解氧、改善水质,当外河水质情况不佳或不明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增氧和使用生物制剂来改善水质。
2.饲料投喂管理
河蟹的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因此河蟹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尽可能鲜活饵料和无公害熟化人工配合饲料,避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做到早期吃好、中期吃好又吃饱、后期吃饱,日投饵两次,早上投日饵料量的30%,傍晚投日饵料量的70%,投饵后1.5~2小时吃完。投饵做到“四看”、“四定”,即确定投饵量多少要看季节:6月中旬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6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湿季节动物性饲料适当减少,8月下旬以后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即两头精、中间青。看天气: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水湿合适多投,高湿、低湿少投。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时多投,水色浓时少投,大量蜕壳期间少投,蜕壳后适当增加投饵量,蜕壳前可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帮助河蟹整齐蜕壳。投饵时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确保河蟹吃饱吃好又不浪费饵料。
3.日常管理 
做到“四勤”“四查”和“四防”,即勤巡塘、勤除杂草、勤做食台卫生工作、勤做养殖记录;检查水质情况、河蟹吃食及生长情况、检查防逃逸、防偷盗。
4.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抓好清塘和苗种消毒关,再种植水草、移栽螺蛳,保证河蟹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高温季节前做好杀虫和水环境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不用高毒高残留药物,确保生产的水产品无公害、环保,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保证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辛庄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原标题: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螃蟹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