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如何育苗繁殖?川芎苗样怎么样管理?川芎苗什么时候可以收获?川芎苗怎么贮藏?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 栽种抚芎
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选埂区川芎苗子生长健壮的田块,挖起根茎(俗称“抚芎”或“奶芎”),彻底剔除地上部分变黄凋萎、根茎已开始腐烂(称“水冬瓜”)的病株和直径3厘米以下的小根茎,除去须根和泥土,装人编织袋或麻袋中置阴凉通风处晾5~7天阴干水气,然后运到育苗地栽种培育“苓子”。
抚芎按大、中、小分片栽种,分别按株行距:30厘米x30厘米、25厘米x25厘米、20厘米x20厘米见方挖穴,穴深6~7厘米,穴内施适量草木灰,每穴栽抚芎1个。或者统一按株行距27厘米x30厘米规格,每穴栽大个抚芎1个,中、小个抚芎1~2个。栽时芽口向上,栽稳压实,然后施堆肥或水肥,覆土填平穴面,行间覆盖麦秆、玉米秆或稻草,以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抚芎量约200千克,可产苓种约800~1200千克。
二、川芎苗管理方法
1、中耕除草:在3月上旬出苗,齐苗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以后勤除草。
2、疏苗、定苗:在春分(3月20日)至清明(4月5日)苗高12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定苗,先扒开株边泥土,露出根茎顶端, 选留粗细均匀、生长健壮的茎秆8~12根,其余弱小茎轩从基部全部拔除。
3、施肥:结合疏苗定苗,每亩施腐熟粪水1500千克和菜子饼50~100千克(或20~30千克煮熟油菜籽)。5月封行后,对长势较弱的苓种繁育地块,每亩用尿素1千克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150千克,根外追肥1~2次。长势正常旺盛的地块只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150千克根外追肥1次,促进根系和茎秆的发育,增强茎 秆结实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和抗倒伏能力。
4、灌溉排水:注意保持等种繁育地四周排水良好,及时清理土沟中障碍物,以防暴雨水淹。2~5月如遇久旱天气(春旱),及时浇水抗旱。
5、插枝扶杆:在苗高40厘米以后要注意插枝扶杆,以防倒伏。
三、收获苓子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茎节盘显著膨大、略带紫色、茎秆呈花红色时,选阴天或晴天早晨采挖。剔除腐烂植株、病虫株和粗大的“茴香杆”,选留发育正常的健壮植株。除去叶片和上部扦子节段,割下根茎(俗称“山川芎”)作药用。将所收茎秆捆成小捆运下山。
注:以上介绍的是传统育苓方法。新的试验表明,山区繁育的苓种除坝区栽种用之外,可以将一部分苳种留在苓种繁育地另选地块就地播种继续繁育苓种,播种方法同坝区大田种植方法。
这种使用“自生苓子”而不是坝区的“抚芎”繁育苓种的方法,不但能省去把“抚芎”背上山的劳动成本,而且由于中途不挖出川芎,川芎的根系更深,抗旱能力更高,培育出的苓子质量更好。这种方法值得推广。20世纪50~60年代四川巴中地区1000米以上的川芎种植地就一直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川芎和繁育苓种。
四、苓子的贮藏与处理
将山上运下来的川芎茎秆置阴凉通风的室内竖立堆放2~3天后,用苓子刀按节将苓子割成3~4厘米长短节,每节中间必须留有节盘1个。主要割取中部“正山系”苓子和下部土苓子,淘汰不能作苓种用的“大当当”(茎杆粗大但节盘不突出)、“扦子”(秆子纤细)、病虫为害的节盘、没有芽嘴的或已发芽的苓子和少数较弱的土苓子。苓种数量丰富时,明显弱于正山系的“细山系”也尽量不用。将割下的苓子薄摊于室内阴凉处(忌在混凝土上,防干燥),表面覆盖一层新鲜玉米叶,让苓子两头适当脱去一部分水分变蔫,伤口愈合,可减少栽种后土传病害发生。苓子贮放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以不超过
10天为宜,以防过度失去水分影响发芽能力。
以上就是中国三农网介绍川芎繁殖育苗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留言告诉我们哦。
原标题:川芎怎么样育苗繁殖? |川芎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