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网
 

油茶施肥研究

日期:2019-04-17 15:40     来源:惠农网    

油茶又名油茶树,主要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它是中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被称为是“东方的橄榄油”,与棕榈、椰子和橄榄合称为世界4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是优质的保健食用油,含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且不含介酸和山俞酸等难以消化吸收的成分,营养比率合理。茶饼为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用途广、价值高,含粗脂肪25%,皂素10%;果壳中单宁含量高达50%左右,含糖醛率达18%以上,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的油茶栽培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分布于中国中南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有400万hm2,但由于发展缺乏连贯性,大部分油茶林栽培管理水平低下,处于低产状态。提高油茶产量,除了培育出油茶良种外,增强对现有低产油茶林的管理至关重要,其中对林木的合理施肥是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因为林木的发育是受到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限制的,而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限制林木生长**常见的养分是N和P,施N和P肥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比率。从油茶施肥的经济效益研究得出,合理的施肥有利于提高油茶的产投比。油茶优良无性系对施肥反应敏感,很多试验表明,施肥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投入产出比一般达1∶7.4,高的达1∶11.7。笔者对油茶的施肥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茶丰产提供参考。

1、施肥对油茶生理特征的影响

施肥特别是使用氮肥能显著扩大种植作物的叶面积,有效地促使油茶体内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叶片的成熟度不同,叶绿素含量也不相同。成熟的油茶叶片(春梢)比新生的(秋梢)叶绿素含量高。油茶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综合表现共同决定油茶的光合性能。光合速率直接影响叶施肥特别是使用氮肥能显著扩大种植作物的叶面积,有效地促使油茶体内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叶片的成熟度不同,叶绿素含量也不相同。成熟的油茶叶片(春梢)比新生的(秋梢)叶绿素含量高。油茶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综合表现共同决定油茶的光合性能。光合速率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它取决于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该值大,有利于油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是衡量光合强度与蒸腾速率的参数之一,施肥能增加油茶的气孔导度,从而影响油茶的生理机能,提高同化效率。施肥对可以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从而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提高产量。硝酸还原酶作为一种诱导酶,能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终变成铵根离子被油茶吸收,它直接影响土壤中无机氮的利用率,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在配方施肥中氮肥的用量与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有直接的关系。在磷钾肥比例小时,氮肥用量较高,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相应的比较高,但3种肥料用量过高对油茶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2、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油茶的幼年阶段包括胚芽期、幼苗期、幼年期。幼年期是油茶植株完全脱离胚胎的营养生长,靠光合作用进行独立的营养生活阶段。油茶幼年期的长短因物种和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普通油茶一般为5—6年时间。幼树的营养生长直接关系到结果期的油茶产量,因而对油茶幼年期的施肥管理,培养健壮的树木十分重要。

油茶幼年期的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为施肥提高了养分的有效性,导致林木各器官的质量分配、比叶面积或者单位叶面积的同化速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林木生长速率。试验表明,施肥使油茶幼林当年新稍的平均增长率比对照高了34.3%,冠幅的增长率比对照提高了35.2%。当氮和磷一定时,增加钾肥有利于树高、冠幅和叶面积的增大;氮和钾一定时,增加磷肥有利于幼龄油茶叶面积的增大;不同肥料对油茶幼林影响大小顺序为N>P>K>B>Zn。

土壤肥力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合理施肥有利于油茶的生长。施加N和P肥可以提高叶片P浓度,N矿质化速率,森林地表的养分供应和微生物活性,促进树木生长。林木的养分需求和获得养分的能力随着林分发育而发生很大改变,在不同土壤上生长的油茶对施肥的要求各异。相关研究人员对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油茶幼林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得出,N2P1K1(2∶1∶1.3)和N1P1K2(1∶1∶2.6)2处理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潘晓杰等研究人员则认为,湖南省祁阳县境内典型的第4纪红壤丘陵地区以每小区每株施氮肥250 g,磷肥1000 g,钾肥125 g,硼肥20 g,锌肥2 g效果**。苗木在幼苗期需肥量不多,但很敏感。许多研究显示,N限制植物生长和森林生产力,而P的有效性可能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热带低地,缺P引起了植物的生长下降。袁军等以普通油茶幼苗为材料,运用沙培法研究养分缺乏对油茶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时发现,不同程度的养分缺乏抑制油茶幼苗主根生长,使根冠比不协调。缺氮会促进侧根伸长,但是根系相对细弱,缺磷的根系活力仅为全营养液处理的1/8,缺钾会抑制油茶幼苗侧根分化和生长,对分化的抑制作用明显。

3、施肥对油茶结果的影响

油茶一年到头花果不离枝头,生长发育循环不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必须补充肥源,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油茶的生长结果期,合理的施肥除了能够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外,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茶的产量。有学者对6年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得出,配方施肥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年产果量,平均单株**产果量比对照增产136.4%。唐光绪等通过试验得出,油茶林施肥一般产量提高2.5倍以上,**增产可达3.6倍。俞秀兰的研究表明,施肥前产油量为171 kg/hm2,出油率为24%,施肥后产油量为288 kg/hm2,出油率为29%。影响油茶林产果量**重要的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施肥配比(N∶P2O5∶K2O为5∶1∶5)。施肥对油茶果实性状影响不大,但有助于果实体积增大增重、增加产量。养分比例影响果壳重和出籽率。氮比例大的果壳重、出籽率下降;钾比例大的壳轻籽重,出籽率高,所以应适当多施钾肥。对油茶林鲜果出籽率的**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方和施肥频率。施肥并灌水不仅能提高油茶种仁的含仁率,而且能够促进油茶提前成熟,这对提高油茶产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有研究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氮肥用量一定时,使用钾肥对油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磷肥对油茶的产量有促进作用,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氮素有利于营养生长,磷素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硼有利光合作用,施肥能促进油茶春梢生长、增加叶片和花芽数、扩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复合肥。秋冬季节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节以速效肥为主,要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油茶不耐肥,特别是氮肥,过多会使营养生长旺盛,病虫害严重,结果量下降。油茶林地不是施肥量越大越好,施肥过量或施肥不足对油茶光合性能和产量影响均不利,不能达到改善树体的营养状况、增产增收的目的。此外,复合肥和有机肥同时施用对油茶树结实特性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只施用复合肥。

4、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

油茶肥料种类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主要采用沟施和叶面喷施2种方法。沟施一般采取沿树冠正投影外缘开深度20~25 cm,宽30 cm的弧形施肥沟或圆形沟,同时可将春夏季垦复下来的呈半腐状的嫩枝嫩草埋入沟底,再将肥料撒入沟内,把富含腐殖质的表土回填施肥沟。当土壤养分有效性受到限制的时候,叶面施肥能够使树木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在酸性介质中叶片吸收阴离子较好,在碱性介质中吸收阳离子较好,浓度越高吸收越快,但浓度的高低要以叶肉细胞不受损害为限度。叶面施肥的主要吸收通道是叶片的气孔,而大部分的树木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背面,所以要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彭选明等应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4种调节剂都可以提高油茶单果重、干籽率和含油率,说明这些调节剂都具有壮果和促进油脂形成的作用。N、P、K能以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的形式进行叶面喷施,铁能够以硫酸亚铁、螯合铁水溶液的形式进行叶面喷施。同时,铁以外的其他物质施叶片也能促进铁黄化叶片中生理活性Fe浓度的增加。

5、施肥时间

普遍认为,有效的施肥季节为林木生长旺盛期,即春季和初夏,此时**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在果树需肥关键时期补充养分**,如花原基分化期决定雌花量,受粉期决定结实率,在这2个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施肥效果显著。花芽数量是产生大小年的直接原因,在油茶花芽分化期前对油茶进行施肥并灌水能补充当年结果所消耗的养分和水分,能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加花芽数量,为次年油茶稳产丰产打好基础。因此施肥结合灌水可以控制油茶大小年结实现象。刘欲晓等认为施肥次数以每年施2次,即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授粉期各施1次为好。易延琼等在每年3月底,每株施碳铵100—150 g(依树体大小稍有变动),抽梢期(包括春夏季)以2%的尿素和1%的过磷酸钙澄清液叶面追肥各1次,可促进新梢生长、增加花芽数、结果株数和结果量。也有学者认为1年施3次较为合理,第1次施抽梢前肥,第2次施夏秋肥,第3次于11月下旬—12月施有机肥,或者以隔年施肥较好。叶面施肥时,气温以18-25℃**有利于吸收,这是因为该温度范围内叶片气孔的开张度**、角质层的渗透性**强。要选择在早晨或傍晚以及阴天等空气湿度大的时候进行,这样有利于增加溶液在叶面上的保留时间。总之,应根据油茶林地的土壤类型,肥料种类和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适宜的施肥期。

6、油茶的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配方施肥技术,其过程包括“配方”和“施肥”2个程序。“配方”的核心是根据土壤和作物状况,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施肥”则是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规定施用时间和方法,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油茶目前的配方施肥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效应函数法,通过拉丁方设计,将肥料田间试验结果所反映的施肥量与产量间的规律使用函数表示,以筛选**产量和**施肥量,得出**施肥配方。

油茶的产量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到一定极限时,产量也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相关曲线呈一条抛物线,唐光绪等通过试验得出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式是:y=196.1397+1.6962x-0.0063x2,其相关系数高达0.725,理论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平均只相差1.08%。**肥力配比要求N、P、K比例为1∶2∶2**,且**施肥量为1170 kg/hm2,**区域在936-1404 kg/hm2之间,油茶产量均在2250 kg/hm2以上,比对照增产3.2倍。刘欲晓等通过试验也同样得出,处于盛产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林施肥配比以N∶P∶K为1∶2∶2**,且单株施肥总量以0.75 kg的效益**。陈永忠等对6年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得出,以隔年施肥、且施肥配比为N∶P2O5∶K2O为2∶1∶2时效果**。汪洪丽等则得出每株施N、P、K分别为0.31 kg、0.88 kg、0.24 kg为**,在能够促进油茶幼林生长,亦能显著提高油茶产量。此外,何方等在1996年测定了油茶幼林期、始果期、盛果期的根、枝干、叶、花、果和总生物量,算出了不同器官的光合产物的相对分配率、不同发育期油茶林分的净生产量、各器官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大量元素的生物循环和元素循环速率,提出了不同发育期油茶林的施肥临界值。

7、结束语

7.1肥料效应函数法的简便应用

当前油茶施肥研究主要采取的肥料效应函数法,该法是建立在肥料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基础上的,属于“产后定肥”,所得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式可计算出代表性地块的推荐建议施肥量。此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反映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在山区由于试验面积大,很难找到均一的立地条件,且此法不具有实地改变施肥配方的特点。再者,油茶种植范围广泛,不同品系以及各生长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比例及对各种肥料的施用效应都不一样。使肥料效应函数法变得简单实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7.2营养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将以3S(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的总称)技术为支撑的林木营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油茶施肥,可以帮助人们跟踪土壤养分变化,适时改进施肥方法,做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快速、准确、适时和数字化管理,并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加强遥感光谱信息与土壤性质、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及土壤养分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另外,为了有效地指导施肥,建议今后应开展系统施肥网营养诊断研究,从而建立叶分析数据库。通过大量的信息积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摸拟土壤中和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变化,建立起油茶营养诊断标准和模型,从而实现施肥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将使用3S技术获得的土壤养分状况与计算机获得的油茶营养诊断模型相结合,以共同指导油茶施肥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7.3油茶专用肥和缓控释肥

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温室效应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速溶性化肥进行养分控释处理,减缓其释放速率,可以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研究和生产油茶的专用肥和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和时间的肥料是今后油茶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伴随着各项施肥技术的新突破,以高产、优质、环保为目的的油茶变量处方施肥理论和技术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目标,而与其施肥技术体系相适应的新型肥料也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摘自—中国农学通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许鹏波,薛 立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文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做任何承诺。

原标题: 油茶施肥研究 | 农技知识 | 花草苗木

扫一扫关注中国三农网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kf@snw.com.cn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文章标签: 油茶施肥研究
 
更多>同类三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