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的所有鸡舍都安装自动控温系统,管理上实现自动供料、供水、排粪等,鸡舍里无异味,对周围环境也没有任何破坏和影响。”日前,在辽宁省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的一家家禽养殖基地,负责人仇军哲兴致勃勃地向笔者介绍他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多年来,仇军哲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科学化的养殖管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走进养殖基地,十几座鸡舍排排而立,从外表上看像是一间间生产厂房。走进鸡舍,墙上的设备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上面的Led屏幕显示鸡舍内的温度、负压以及鸡的日龄等信息。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只要按动上面的按钮即可完成喂料、喂水、清除粪便、调控室温等工作。
鸡舍内,层叠式的鸡笼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每排又划分出无数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装8只鸡。每排笼子前都安装了一条食槽,食料通过大管道传送到一个漏斗状的食料投放车,并分散在食槽中。喂水则更加方便,水管上有特制的饮水龙头,只需保证管道畅通有水就行。鸡舍内,闻不到传统养殖场那般刺鼻的异味。“在这里,鸡的粪便通过输粪带直接送到输送车上进行再次利用,粪便还没发酵就运走了,鸡舍内自然就没有异味了。”仇军哲说。
在其中一间鸡舍内,孙晓微在喂鸡,只见她轻轻按动按钮,食料投放车就开始缓缓移动,源源不断地向食槽内输送食料,小鸡们脑袋一伸一缩,争先恐后地在食槽内啄食。去年,孙晓微和丈夫来到养殖基地打工,对于目前的这份工作,夫妻二人非常满足。“我们的工作就是负责给食料投放车加料、定点喂食,然后进行巡视,查看鸡雏以及设备是否有异常。”孙晓微说,此前,她和丈夫在老家从事肉鸡养殖,养殖肉鸡近4000只。夫妻俩从清晨4点半忙活到晚上九十点钟,辛苦不说,收益也不是很多。在这里,每间鸡舍养两万只鸡,日常的管理一个人就足够了。
孙晓微说,传统养殖方式**难控制的就是鸡舍内的温度。而自动化养殖设备可以根据鸡的日龄自动进行温度调节。鸡舍的一端安装了9台大型风机,四周还安装了多个自动通风换气设备,可按照事先设定的温度自动换气,不仅可以控制鸡舍内的温度,而且也能让鸡舍内的空气更加清新,为鸡雏提供利于生长的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仇军哲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肉鸡养殖的广阔前景,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养殖场,经过几年的打拼走上了致富道路。致富后不忘众乡亲,仇军哲用自身的传、帮、带,带领300多户农民走上了靠养殖发家致富的道路。2013年,由于肉鸡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行情飘忽不定,加之国家对养殖业环保要求的提高,仇军哲认识到传统的养殖模式必须改变。于是,他成立了家禽养殖**合作社,对区域内有一定规模、环保符合国家要求的现代化养殖场进行扶持并将其纳入合作社,积极推广先进、健康、环保的养殖模式。
2015年,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窑场村的王金波加入养殖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的帮扶下,购进自动化养殖设备,修建厂房和基础设施,打造自动化生态养鸡场。“实施自动化养殖后,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按照传统养殖方式,5万只鸡至少需要十名工作人员管理,而现在仅需两名。而且,鸡笼设置更为合理,一间鸡舍养殖的数量要比传统养殖至少多3倍。”王金波笑着说,舍得投入,回报也是很可观的,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这茬鸡至少能带来8万元的收益。
“目前,养殖合作社有成员15户,规模还在一点点扩大。”仇军哲介绍说,下一步,他计划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帮助更多的乡亲走上现代化养殖道路,让大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