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受到蚧壳虫危害后有什么症状?柑橘的介壳虫什么季节发生?柑橘介壳虫用什么药防治?以下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蚧壳虫对柑橘的危害
危害柑橘的蚧壳虫主要有矢尖蚧、黑点蚧和糠片蚧。以幼虫、若虫和雌成虫,用它们针一样的口器刺入柑橘的叶片、枝条、果实等组织,吸取汁液。
柑橘叶片被蚧壳虫危害以后,变黄脱落;枝条被害后,表面十分粗糙,以至枯死;柑橘果实被蚧壳虫危害后,果面斑斑点点,不能正常着色,果皮干缩,汁少,风味淡。被蚧壳虫危害的柑橘植株树势衰弱容易诱发烟煤病,严重时会植株枯萎死亡。
二、柑橘蚧壳虫发生规律
1、矢尖蚧一般一年发生三代,以受精未产卵的雌成虫越冬。**代孵化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幼蚧出现期在7月上、中旬;第三代发生在9月上、中旬。初孵幼蚧经1~2小时后即固定取食,开始分泌蜡质,逐渐形成介壳。雄虫多在叶背面母体附近成堆、块块集中取食;雌成虫多分散。
2、糠片蚧一年发生3代,多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各代若虫出现时期:5月底~6月初,**代若虫盛发期;7月上旬~8月初,第二代若虫盛发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若虫盛发期。发生与环境关系:糠片蚧喜寄生在较荫蔽或光线不足的枝叶上,植株下部、内膛或有灰尘的枝叶上多,在果上则以果蒂附近居多。
3、黑点蚧一年发生三代,以卵在雌介壳下越冬。越冬卵至3月中旬已有孵化,但不成活;4月上旬至10月中旬孵化的若虫才能成活。雌成虫产卵期长,所以世代重叠。4月上旬若虫蔓延到新叶上,5月下旬蔓延到幼果上危害,7月下旬以后果实上虫口陆续增加。雌虫多行孤雌生殖,其后代雌虫比雄虫多。若虫孵出后离开母体,约经1小时左右即能固定在叶脉两侧及果实上危害。
4、吹绵蚧以危害柑橘类果树和桂花、木麻黄等林木,造成落叶、落果和树势衰弱,并诱发煤烟病。此虫第年发生3~4代,多以老龄若虫和未产卵的雌性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至6月为发生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对该虫发生不利,且受天敌自然控制,虫口下降,9~11月第三代的虫口密度有所回升。
5、褐圆蚧可危害柑橘类等200多种果树和林木,刺吸叶片和果实汁液,造成落叶和果实发育不良。每年发生4~5代,以受精雌成虫寄主枝条上越冬。每年以夏、秋两季危害**强,主害代1龄若虫始盛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上旬。若虫孵化后即出壳活动,在适宜的部位固定取食,并分泌蜡质覆盖虫体。雌性若虫多危害叶背和果实,而雄性若虫则多在叶面固定刺吸汁液,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树势衰弱。
三、柑橘防治蚧壳虫方法
1、介壳虫种类多,虫口数量大,繁殖力强,适应性也很强,寄主植株多,除部分壳虫为单食性外,许多种类可以危害多种植物,故虫源丰富,不易彻底消除。因虫小,不易发现,易随苗木、接穗和果品转运传播。因其有特殊介壳保护,当介壳形成后,药剂防治效果差。但初孵若蚧,虫口集中,抗性弱,药剂防治效果好。因此,防治蚧类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传播蔓延,作好虫情调查,掌握若虫初孵与盛孵时期,是药剂防治介壳虫类害虫的关键。
2、在介壳虫孵化之前去虫枝,集中烧毁。同时通过修剪可以改善柑橘园通风透光,造成不利于介壳虫生长的生态环境。
3、在柑橘初花后25~30天为**次防治期,在15~20天后喷第二药。发生相当严重的柑橘园第2代2龄幼虫时再喷1次药。药剂用可40%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95%机油乳油150~2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等,用药注意一年**多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留言告诉我们哦。
原标题:柑橘介壳虫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附图片 |柑橘病虫害防治